-
周曉楓:不是模仿,而是走回童年
有一種文學體裁,通常是童年接觸最多,后來接觸最少——那就是童話。這是一種最易被成人讀者拋棄的文體。幼年的我,曾經幻想得到一張能變出珍饈美味的餐桌,一只陪我玩耍的寵物企鵝,一個能趴在耳畔告訴我考試答案的小精靈。
-
誰來為鄉村兒童打開閱讀之門
要而言之,我們要支持、鼓勵更多鄉村教師成為鄉村兒童閱讀的“點燈人”,指導廣大鄉村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以小圈子推動大風氣,營造鄉村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ZUO JIA YIN XIANG
01 劉海棲:讓作品呈現出毛茸茸的觸摸感
劉海棲:兒童文學作家,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長期從事童書出版工作,曾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人物獎、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等榮譽。主要作品有童話《無尾小鼠歷險記》《爸爸樹》《豆子地里的童話》等,長篇小說《有鴿子的夏天》《小兵雄赳赳》《街上的馬》等。作品曾獲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入選“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等。
02 劉東:是的,這個故事有原型
劉東:兒童文學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情感操場》、《鏡宮》等14部,采訪小說集《轟然作響的記憶》,中短篇小說集《抄襲往事》《湖藍色的水晶杯》等6部。作品曾榮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遼寧省優秀兒童文學獎、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獎等。
03 梁曉聲:在童書創作中拾遺補缺
梁曉聲,祖籍山東榮城,出生于哈爾濱市,現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曾任北京電影制片廠編輯、編劇,中國兒童電影制廠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及中國電影進口審查委員會委員。
04 曹文軒:我的“背景”是中國
曹文軒,一九五四年一月生于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長篇小說《草房子》《根鳥》《細米》《青銅葵花》《火印》以及“大王書”系列、“我的兒子皮卡”系列和“丁丁當當”系列等。
你家我家,咱的家——《擁抱大象》創作談
文學創作的原則之一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我也不能例外。我長期生活、工作在祖國北方,尤其是西北和華北,雖然也在南方多地工作生活過,但很少寫那些地方的故事。
來源:光明日報 | 劉 虎 2022年4月7日
少兒主題書寫的家國視野
去年,以建黨百年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精彩紛呈,一些優秀的作品已經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的話題和關注度,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其中,青年兒童文學作家許諾晨的長篇小說《百年仁心》,在眾多的主題類出版讀物中脫穎而出,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來源:光明日報 | 海 飛 2022年4月7日
“在寫作中,我回到了童年” ——讀鮑爾吉·原野《烏蘭牧騎的孩子》
讀他的作品,仿佛聽蒙古族歌手吟唱長調,每一個音每一個字都特別貴重,都不是輕易交出來的,但凡交出來的都是鐫刻著深深的信念感,蘊含著飽滿的情感的。
來源:中國教育報 | 吳志翔 2022年3月31日
兒童文學的價值與發展方向
近十年,兒童文學發展迅速,進入了快車道。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關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他要求全社會都要關心少年兒童成長,支持少年兒童工作。
來源:中國藝術報 | 譚旭東 2022年3月25日
論江蘇青年作家的兒童創作
江蘇兒童文學是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界的一方重鎮,在21世紀踏上兒童文學文壇的江蘇新秀佳作迭現,形成了又一股不可小覷的中堅力量?;蛟S是因為兒童文學包含了深深的母性關懷,為兒童寫作的女性作家數量居多……
來源:文藝報 | 談鳳霞 2022年3月21日
《三江源的扎西德勒》:萬物平等,和諧共生
這里有人與人的故事、人與動物的故事、動物與動物的故事,最感人的是人與動物合力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下互助共生的故事。
來源:中華讀書報 | 徐德霞 2022年3月17日
王泉根:20世紀初葉中國兒童文學的演進
20世紀初葉的兒童文學,是現代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與準備,這一時期兒童文學的發展演進,既與整個大文學合轍同構,又有其自身的作為“兒童的”文學的特殊性。
來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王泉根 2022年3月16日
家是一條船,船是整個家:《搖呀搖,疍家船》的寓言性
文學經典一定是老少咸宜,能夠超越時空而被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閱讀趣味的讀者喜愛,又能令人常讀常新的那種。曾經獲得“青銅葵花兒童小說獎”最高獎青銅獎的《搖呀搖,疍家船》可以說便具有這樣的文學特質。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巫小黎 2022年3月2日
以繪本形式與兒童“共赴冰雪之約”
在兒童文學創作領域,體育競技題材作品的數量整體較少。而在兒童繪本領域中,有部分以幼兒游戲為題材的繪本,但體育競技類題材基本沒有觸及。
來源:光明日報 | 崔昕平 2022年1月27日
2021年度兒童文學關鍵詞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對于中國兒童文學來說,也是守正創新、銳意進取,取得豐碩成果的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回望2021年時,當時代的光影映照在兒童文學作品之中……
來源:文藝報 | 教鶴然 2022年1月17日
年度童書通往一個宇宙奇點
從單本到叢書,從童話、小說到童詩、繪本、無字書,從主題創作到創意視覺,回看一整年的童書好書榜,我們感嘆于今天的孩童面臨著如此豐富遼闊的閱讀視野……
來源:文學報 | 鄭周明 2021年12月24日
迎著新時代的惠風砥礪前行
兒童文學不是一種文體,而是一種文學類型,這一因讀者對象的特殊性而命名的文類具有內外兩個系統,內系統不但具有“全文體”的小說、散文、詩歌等常規文體……
來源:文藝報 | 王泉根 崔昕平 2021年12月06日
抒寫“典型”的人生:讀束沛德《我這九十年》隨想
這本書,講述了他從青少年時期到現在七十多年來經歷中一件件有意義的事件,尤其是著重講述了他與新中國兒童文學有關的許多事件……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楊嘯 2021年11月10日
做一扇“兒童文學的窗口”——《兒童文學選刊》創刊四十周年
1980年代,伴隨著整體文學生態的復蘇,兒童文學新顏綻放。從寫作、發表到評論、研討百舸爭流……
來源:文學報 | 張瀅瑩 2021年10月22日
于文字的間隙見證一個人精神的成長
年過七旬的葉廣芩寫下了“耗子丫丫”三部曲的故事。三部曲故事發生的空間各不相同,涉及的人物也異,但它們都圍繞耗子丫丫展開……
來源:文藝報 | 楊 輝 2021年10月12日
中國風動畫:傳統韻味 時代表達
中國動畫,到今年已經100歲了。百年來,中國動畫一直深入探索民族化道路……
《雄獅少年》:心中有鼓,便是雄獅
自己究竟是病貓還是雄獅?阿娟最終打破世俗偏見,通過行動圓夢并證明了自己,向無數個平凡又努力的靈魂致敬。
新書推薦 |《叫一聲老師》
本書是黃蓓佳女士全新原創的兒童長篇小說。 出生在教師家庭,成長在教師大院,女孩小曈的世界里充溢了不同于平常孩子的氤氳書香。
新書推薦 |《中國》
本書為《一條大河》的姊妹篇。在茫茫的宇宙中,有一顆藍色星球,在這顆星球的北面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就是中國,中華民族世代繁衍的地方。這里是那么磅礴廣闊,有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小王子》手稿首次在法國展出
誕生八十年后,《小王子》的手稿首次來到了法國。這部童書名作的三十頁手繪原稿正在巴黎的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