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人心》:一部彰顯人民立場的紀檢反腐力作
內容提要:由鳳岐、宗利華共同創作的長篇小說《天下人心》,以安海省一年內的系列腐敗案件為線索,通過紀檢監察干部的視角描寫復雜而艱巨的反腐敗斗爭。
-
“安排”的樂趣——讀馬伯庸《太白金星有點煩》
作為活動策劃的西天取經 《西游記》中的取經故事當然是以師徒四人遇妖除魔、遭難渡劫為主線,同時以“救兵”的方式不斷牽引出各路妖精背后、來自天庭或靈山的關系背景,即所謂妖精們的“來歷”。
關鍵詞:  馬伯庸2023-01-04
-
《大馮上新了》:我以為是盆花兒,敢情是間小雜貨鋪
以為大馮不寫小說了,畫畫兒外加“非遺”保護,做些比寫小說更實用的事兒,就這樣好多年光景。
關鍵詞:  《大馮上新了》2023-01-04
-
“生活之門”與“可能之鏡”——讀《燕南園的星空——北京大學女詩人詩選》
從《詩刊》策劃2022年3月上半月刊“北大女詩人專輯”,到李少君主編的《燕南園的星空——北京大學女詩人詩選》面世,這座如周瓚所言的“煙云中”變幻不定的“房屋”開始聚攏而且下沉,獲得了一種漸趨穩定的文本形態。
2023-01-04
-
一場跨越80年的救贖
小說文本由三個基本要素構成:故事、語言、結構。
關鍵詞:  賴爾2023-01-04
-
《湯世杰散文選》序:不求多產,但要精粹
這是世杰近年來散文創作的匯總,也是他老熟晚成、更上層樓的豐碩收獲。
2023-01-04
-
《平安使者》:保安群體的教科書式畫像
保安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活躍在基層服務和社會管理一線的重要力量,隨處可見、隨時可用、隨叫隨到是他們的工作常態。
關鍵詞:  《平安使者》2023-01-04
-
《童年書》:路在腳下,光在前方
故鄉、自然、成長,是林子散文的三條主線。
關鍵詞:  《童年書》2023-01-04
-
《心謠》:歸來,民謠依舊少年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關鍵詞:  《心謠》2023-01-04
-
《最后一個舅舅》:彰顯中原人的性格與情懷
文學之美,各有各的美,散文也是如此。
關鍵詞:  《最后一個舅舅》2023-01-04
-
王堯:散文創作談
一 這幾年我在《收獲》、《鐘山》和《雨花》陸續發表了一些散文,前兩個專欄寫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知識分子,《雨花》以“時代與肖像”為名寫了我對鄉村生活的記憶。
2023-01-03
-
徐家盈:后鄉土時代鄉村圖景的新常態書寫
在談及自己的創作時,“時代“總是成為羅偉章的關鍵詞。
關鍵詞:  鄉土文學2023-01-03
-
小說的“后視”法與情感“放倒”術
帕慕克在談及“我們閱讀小說的時候,意識和心靈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時,曾有過一段詩意的描述:“我在年輕的時候閱讀小說時,有時內心會出現一片寬廣、深遠而又寧靜的景觀,有時光線暗淡下去,黑白分明并且相互分離,各種陰影在其中涌動。
關鍵詞:  黃詠梅2023-01-03
-
一場從外向內的旅行:讀唐穎長篇《通往魔法之地》
我是在從溫哥華飛往悉尼的飛機上讀完唐穎最新長篇《通往魔法之地》。
關鍵詞:  《通往魔法之地》2023-01-03
-
蔣蟬羽:關于文學理論的九堂課
《文學理論九講》是一本關于如何學習文學理論的教材。
關鍵詞:  《文學理論九講》2023-01-03
-
張穎:《繆涇人》里的鄉愁
《繆涇人》是何慶華寫給故鄉繆涇的一束“情書”。
關鍵詞:  《繆涇人》2023-01-03
-
三盅《軌》:如何撿拾心理的腳印
楊絳早年有一篇散文,《收腳印》,開頭寫:“聽說人死了,魂靈兒得把生前的腳印,都給收回去……假如收腳印,像揀鞋底那樣,一只只揀起了,放在口袋里,掮著回去,那末,匆忙的趕完工作,鬼魂就會離開人間。
-
程永新《若只初見》:是氤氳的詩意,也是時間與記憶下的生活本真與現實
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若只初見》,程永新以名編的廣闊視野切入小說家的綿密思維,進行精準的社會觀察,在虛構之上還原庸常的生活。
-
偏偏喜歡你:人與文的人間煙火——黃詠梅印象
在八十年代的廣西文壇,傳誦著一個文學神童:梧州市出了個黃詠梅。
關鍵詞:  黃詠梅2022-12-31
-
讀《父父子子》有感:八千里路云和月
1936年冬天,在凜冽肅殺的偽滿洲國,在積貧積弱、大廈將傾的舊中國,在隨時有性命之虞的日軍鐵蹄下,一個留美歸來、喜歡吹薩克斯風的富家少爺高鵬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重大抉擇,由此,梁曉聲老師在四十余萬字的長篇新作《父父子子》中將一段綿延半個世紀的中華鐵血兒女列傳娓娓道來…… (未完待續).
關鍵詞:  《父父子子》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