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創作談
-
從石一楓《漂洋過海來送你》看現實主義文學的困境
歷經半個多世紀歷史變遷的“老工人”與新世紀的“新工人”代表之間出現了“脫節”,同樣暗示著“實然世界”(真實存在的歷史)與“應然世界”(小說塑造的“新人”)之間的緊張關系…… -
《生與死間的花序》:咀嚼歷史與生命況味的厚重之作
先說魯開悟的“野心”。魯開悟是出身悲苦的木匠之子,改革開放后走出農村當包工頭,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可是家庭慘遭不幸——他的后妻謀殺了前妻生的孩子…… -
楊慶祥:他嘗試召喚、想象或建構新的寫作前景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楊慶祥高度肯定科幻文學在方法論層面的意義與潛能:科幻文學的意義不應只是局限于類型文學,而在于它在當下已經是、在未來更應該是一種“普遍的體裁”……
- 王昉自然文學、生態文學的價值坐標與現實之維
- 胡少山 王春林胡少山、王春林:略論林白《北流》的“注疏體”文體創造
- 金鋼進城的群像與返鄉的個例
- 趙勇作為粉絲的批評家
- 烏蘭其木格“大地之子”向往“物我兩親”新世界
- 高洪波破譯大自然密碼的通靈者
- 張 陵延安人民與延安的脫貧攻堅
- 何微詩與思的交響變奏——略論何向陽文學批評的審美建構
- 陳鵬陳鵬:誰不是自我的囚徒?
- 馬拉馬拉:甜蜜頌歌
- 云舒云舒:透過生活表象觸摸投資模型
- 阿成阿成:關于農民進城
- 潘靈潘靈:紙上還鄉
- 葉爾克西·胡爾曼別克兩匹馬為何“自然闖入”我的小說中
- 石一楓石一楓:源于熟悉 止于陌生
- 王方晨王方晨:短篇小說的大作為
- 關仁山關仁山:文學的意象從這里誕生
- 景鳳鳴景鳳鳴:關于《誰比誰過得好》
- 弋舟弋舟:如何掬海移山
- 楊知寒楊知寒:娃娃、手影和鈍角
- 張莉看見百年文學里的“她”
- 王若虛王若虛:烏鴉的炸醬面和拉磨的驢
- 閻晶明寫作課 | 閻晶明:美文的讀法
- 姚仁才《耐煩》創作談:唯有悲憫勵我心
理論熱點
-
文藝批評個人話語的思想邏輯與審美價值
從文學史研究和文藝批評來說,個人性評價具有思想邏輯的合理性……
-
展現山鄉巨變 彰顯奮斗創造
鄉土文學始終是近百年中國新文學成就斐然的一脈……
-
以蒼勁筆力書寫壯闊歷史
聆聽親歷者講述,對文學寫作者來說彌足珍貴……